讲好野三坡故事:在这里,慢慢解读野三坡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1/3/9 8:41:49 次数:
野三坡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:“野三坡,野三坡,燕王扫北没扫着。头上束着野雀窝,穿的鞋子向上撅。清朝不让进考场,祖祖辈辈血泪多。”这首歌谣,就是对野三坡的历史写照。
据《涿洲志》载,明初燕王(朱棣)兴师扫北行至三坡境界(奴才岭),见山中野兽(松鼠)捧食松果,王意以为拱手施礼,当谓左右曰:“兽且归顺,况人民乎?!”遂颁恩诏免除丁粮。至今还广泛流传着这里受过皇封的说法。
到了清代,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,清廷即对这里人民施加压力,不许三坡人民介入科举之列,取消求得“功名”的权力。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来三坡压榨百姓。人民生活不得安宁,遂推举“家道殷实,素孚重望”的“老人倌”管理坡内的一切事务,被迫组织护坡武装,保卫乡里。志载:“一旦闻警,不分村界,每家一人持土枪木棒,群集前往,奋勇先行。”所以“初涿洲县政令不行于三坡”,“三坡人民除纳粮外亦无所尽之义务”。
由于封建势力的反抗,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“野”字。从此,涿洲代管三坡,坡内实行“老人倌制度”也就流传下来。《涿洲志》称老人制谓“实开民选之前列,独树自治之先声。”沿续到民国十八年,涿洲始在这里设区管辖,自此废除“老人倌制度”,野三坡由此而得名。
上一条:白天鹅飞抵,一起去野三坡春游吧